重陽節,又稱“踏秋”,漢族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重陽節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這也是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重陽與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重陽節帝籍之收于神倉,祗敬必飭?!?/p>
重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梢姰敃r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儀式。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
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陽佳節,中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漢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
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
九月九日眺山川,
歸心歸望積風煙。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