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開啟高溫模式使得中暑現象也頻繁發生。如何預防中暑成為夏季防護的重點。
近日,多地發布高溫預警。未來24小時內,最高氣溫≥37℃,氣象臺會發布橙色預警。未來24小時內,最高氣溫≥40℃,氣象臺則會發布紅色預警信號。
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下,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引起的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高溫作業和夏季高發。根據中暑的癥狀,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
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溫環境中出現乏力、大汗、口渴、頭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等癥狀。
輕度中暑主要表現為面色潮紅、皮膚灼熱、體溫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脈搏增快、血壓下降、皮膚濕冷等。
重癥中暑除輕度中暑表現外,還有痙攣、腹痛、高熱暈厥、虛脫或休克現象,嚴重的會引起死亡。
掌握急救措施,常備防暑藥物。學習中暑相關疾病的癥狀和體征,以及治療的方法。同時常備防暑藥物,如仁丹、十滴水、清涼油、風油精、暑癥片、夏桑菊顆粒等。
科學飲水,合理飲食。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正確的方法是隨時喝水,以保持人體所需的水分。同時,大量出汗會流失鹽和礦物質,運動飲料可以幫助補充汗水中流失的鹽和礦物質,應及時補充。
做好防曬防暑的準備。選擇輕便、淺色、寬松的衣服,室內保持涼爽。合理安排戶外活動,天氣炎熱時,盡量將戶外活動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做好夏日防曬,外出前30分鐘涂上防曬系數適宜的防曬霜。
【模板版權聲明】
排版:135編輯器
圖片:135攝影圖(ID:62571),使用請替換
貼紙:135編輯器
文字:135AI寫作,使用請替換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