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等,日期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其起源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其中,最為廣泛流傳的說法與愛國詩人屈原有關。
據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面臨國破家亡的困境時,悲憤交加,投汨羅江自盡。百姓們為了阻止江中的魚蝦啃食屈原的遺體,紛紛投放粽子、蛋、酒等物品入江,并劃船打撈。這一行為逐漸演變成了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吃粽子和賽龍舟。
端午節承載著豐富的文化習俗,賽龍舟是端午節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之一。龍舟競渡,鼓聲震天,選手們齊心協力,奮勇向前。那一艘艘色彩斑斕的龍舟在江面上飛馳,仿佛是在訴說著古老的傳說和英勇的故事。
文字 | 135AI寫作生成,僅做占位,使用請替換
圖片 | 135攝影圖(ID:55727)
頭圖 | 本人原創繪制
“端午安康”為藝術字,只可修改顏色,不可修改文字(ID:113511)
素材樣式 | 135編輯器
排版 | 135編輯器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