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總是來得無息,全國多地氣溫都是驟然降下。前一天還在抱怨“秋老虎”威力不減,次日便已是寒衣加身。今天氣溫多少度?該穿什么衣服?有沒有污染?氣象黑科技讓您提前知悉。
要做天氣預報,首先要有觀測神器,如雷達、探空球、氣象衛星、氣象站等。觀測神器中最牛的當屬“風云”系列衛星。1988年9月7日,風云一號A星成功發射,傳回首張衛星云圖。如今,臺風、暴雨、強對流……每一次災害性天氣過程,都逃不出風云氣象衛星的“火眼金睛”。
氣象預報員在數值預報基礎上,結合當地天氣特點、地形作出初步預報、簽發天氣預報產品。如果有災害性天氣,還會通過手機、電視、廣播、定向推送等渠道發布氣象預警信息。正因如此,數值預報技術被譽為氣象事業的“芯片”,是天氣預報預測的關鍵核心技術。
智慧氣象是借助于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智能等新技術的深入應用,依托于氣象科學技術進步,使氣象系統成為一個具備自我感知、判斷、分析、選擇、行動、創新和自適應能力的系統,讓氣象業務、服務、管理活動全過程都充滿智慧。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