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是北方重要的漁業養殖基地和水產品供給基地,現急需在生產方式和產業調整等方面做出改變。打造現代漁業新模式,建設新“藍色糧倉”。
海洋漁業是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近年來,海洋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我市主導推進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海產品實現有效供給,海水育苗、海水養殖、海洋捕撈、水產品加工產業統籌推進,同時協調漁業物資制造、冷鏈流通、休閑漁業、貿易與資源養護等與其有緊密經濟關聯的產業協同發展。
由海洋資源大市向海洋經濟強市轉變過程中,本市漁業生產發展與需求之間的矛盾仍然突出。既有新舊生產方式轉換的問題,也有產業調整管理缺位的問題,距離現代漁業要求的信息化、智能化、高生產率、低管理成本仍有較大差距,尤其個體養殖的低效、盲目、缺乏監管等問題直接影響“藍色糧倉”的壯大和可持續發展。
在新時代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理念要求下,我市漁業正面臨環境、資源、市場、機制和觀念等多種因素的交叉制約。目前,加快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碳匯漁業,拓展養殖空間,打造現代漁業新模式成為我市建設“藍色糧倉”的必然選擇。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