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斗指丑;太陽黃經達300°;于每年公歷1月20日左右交節。大寒同小寒一樣,都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致的意思。
《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解釋道:“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睒O言大寒之冷。這個氣節處在三九、四九時段,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時節,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期。
民諺云:“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它是一個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大寒在歲終,冬去春來,大寒一過,又開始新的一個輪回。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年節恰在立春前后,大寒一到年味漸濃。大寒節氣往往與歲末時間相重合,期間的一些民俗多了些辭舊迎新的意味。
這節氣期間,人們開始忙著除舊飾新,腌制臘味年肴,準備年貨,因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作為年尾最后一個節氣大寒,雖是農閑時節,但家家都在“忙”——忙過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風俗。
中國南方一些地方的風俗,每到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等。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土地載萬物,又生養萬物,長五谷以養育百姓,此乃人們親土地而奉祀土地的原因。
大寒節氣正值“三九”嚴寒,“數九”是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習俗之一,即是從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從冬至算起的),每九天算一“九”,數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此時寒氣已盡,天氣暖和了。
文字:來源百度百科/僅做展位,使用請替換
貼紙+排版:筆格設計、135編輯器
圖片:來源124攝影圖(ID:47028),使用請替換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