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8日至2025年2月4日放假調休,共8天。
1月26日(周日)、2月8日(周六)上班。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農歷年的第一天,俗稱“過年” ,從臘八或小年開始,到元宵節,都叫過年。
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闔家團聚、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內容豐富多彩,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2006年,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采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一項重要活動。
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春節即中國農歷新年,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人們以多種形式慶祝豐收、祭天祭祖、驅除鬼神,逐漸形成了過年的習俗。
從詞源角度來看,春節這個名字由兩部分組成:春和節。春代表的是春天,象征著一年的開始,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節則意味著節日,即特定的、有重要意義的日子,人們會進行特殊的慶?;顒?。
至于春節的命名由來,由于它標志著農歷新年的開始,且這個時節正值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之際,因此人們將其命名為“春節”,以此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以及大自然的重生和更新。
文案:百度百科,使用請替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8%A5%E8%8A%82/136876
配圖圖片:135攝圖網
ID:65714、65709、65713、64014
排版,圖片素材:135編輯器
藝術字:”新年快樂“(ID:154739)
不可更改文字,可改顏色
藝術字:”2025“(ID:155094)
不可更改文字,不可更改顏色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