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LIHOOD DEVELOPMENT
會議期間,“銀發經濟”成為熱議的焦點之一。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推動養老產業與健康、醫療、文化等領域的深度融合。這一戰略部署不僅回應了我國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挑戰,更為銀發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銀發經濟,是指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的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銀發經濟的潛力巨大,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據相關測算,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在2024年已達到7萬億元左右,預計到2035年有望突破30萬億元。
建議推動商業保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鼓勵保險公司開發覆蓋疾病篩查、精準醫療、術后康復等全生命周期的銀發健康保險產品。
探索"保險 + 居家護理"模式,為失能老人提供上門照護服務;試點"保險 + 健康監測"項目,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實時追蹤老年人健康數據。
實施"銀發優品"培育計劃,引導企業開發適老化智能終端、健康監測設備、老年服飾等國貨潮牌。
設立5億元的銀發消費專項研發基金,對獲得國際設計大獎的適老產品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建立"適老化產品認證"制度,明確安全性、易用性等6項核心標準。
構建"文旅 + 養老"融合生態,在長三角、粵港澳等地區建設10個國家級旅居養老示范基地,開發溫泉療養、森林氧吧等特色產品。
打造"老年友好型"商業綜合體,設置無障礙設施、健康驛站、老年大學等配套功能。推動"健康管理 + 旅游"產品創新,推出中醫養生游、康復療養游等定制化線路,年服務規模突破500萬人次。
多地政府已將銀發經濟納入2025年工作重點。廣東省提出加強老年用品研發和推廣,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黑龍江省提出擴大數字、養老、托育等服務型消費,重點發展中醫康養、智慧養老等銀發經濟;上海市則深化智慧養老院等養老科技場景應用,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
湖南省政協委員建議,規劃布局一批銀發經濟產業園區,培育一批銀發經濟龍頭企業,健全銀發經濟產業鏈體系。此外,多地還出臺政策,加大對銀發經濟領域技能人才的培育力度,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
銀發經濟不僅包括傳統的“衣食住行用”等實物消費,還涵蓋了醫療保健、護理康復、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未來,銀發經濟將通過智慧養老、康復輔具、老年旅游等多元業態,為老年人創造更加便捷、安全、幸福的生活體驗。
隨著政策的推動和市場的響應,銀發經濟有望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我們期待在兩會精神的指引下,銀發經濟能夠蓬勃發展,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排版:135編輯器 素材:135編輯器
文字:135AI寫作僅作占位,請自行替換
圖片:來源135攝影圖(ID:55391)
使用請替換
手機掃碼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