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互聯網盈利模式:以「得到App」為例
盈利模式這東西,業界并沒有一套統一的劃分方式,最多的,我見過有劃分出70多種的,但本質上其實就只有幾種。在本文我把它們分為五大類。
1. 流量變現類
流量變現類是指所有把網站流量想辦法導到特定的地方,并且向獲得流量者收費的模式。例如各類廣告、導航站、移動應用分發等。這類模式的特點是,理論上,流量越多,盈利越多。一般情況下,只認「流量」,不認「人」。
2. 增值服務類
增值服務類是指有一些功能/內容必須付費才能使用/觀看。例如各類會員、視頻網站的高清版本切換等。增值服務類模式的底層邏輯是,使用免費的功能或內容吸引足夠多的用戶和流量,然后再「慫恿」他們付費。
3. 傭金分成類
傭金分成類在傳統行業中很常見,比如我們買房、租房都要付「中介費」。在互聯網產品中,理論上所有有「現金流」流過的產品都可以考慮這種模式。例如B2C電商平臺(天貓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寶等),以及各類開放平臺、各類安卓應用商店等。
4. 收費服務類
收費服務類是指純粹的「賣東西」。例如京東自營部分、各種云服務、付費購買軟件、付費才能看電影小說等。
5. 其他類
除了以上四種常見盈利模式外還有其他相對復雜或灰色地帶的部分統一歸入其他類。例如金融增值(收了押金,用這筆錢想辦法變出更多錢)、付費開發(各種外包公司)等。
那么如何將不同類型的盈利模式應用到一個產品中呢?我們可以以得到app為例進行解析。
得到app是羅振宇創立的知識分享平臺,在該平臺上你可以訂閱大咖專欄并學習相關知識。在得到app中,《羅輯思維》專欄只需要1元即可訂閱,基本上看做是免費內容。「增值服務」通過《羅輯思維》吸引大量用戶和流量,并「慫恿」他們購買其他大咖專欄內容。
除《羅輯思維》之外其他專欄則采取「收費服務類」盈利模式——直接賣內容。同時,在《羅輯思維》中羅振宇會頻繁引用其他專欄內容來為其導流——即「流量變現」。
最后,在得到app上講師們所授課程是否要跟得到平臺分成尚不確定。但很顯然,即便目前沒有也可能在未來采取「傭金分成類」模式。因為得到提供了平臺、流量和技術服務,并且現金流也要從得到這里過,完全符合該模式基本要求。
總之,在運營互聯網產品時需要靈活運用不同類型盈利模式,并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產品和用戶需求的方式來實現盈利化轉型。
文章申明:本文章轉載自互聯網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登錄后可以評論
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熱門工具

135編輯器
領先的在線圖文編輯平臺原創樣式素材,一鍵套用

筆格設計
受歡迎的在線作圖網站,新媒體配圖、手機海報應有盡有

筆格PPT
輸入主題,AI一鍵生成PPT;上傳本地文件秒變PPT

管小助
企業營銷、私域流量運營——站式營銷管理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