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經驗,如何從0開始做運營?(運營崗位所需要的能力以及運營思維)
2022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提升137%,線上業務占總營收入的比重增至28.9%,會員總數提升超20%,會員流水貢獻穩步提升。在方正證券發布的研報中提到:2025年時,安踏私域流水占比將達20%以上,有效會員數量至1.2億,會員復購率40%。
嗨嘍,大家好。我是婷婷,我們本周又見面啦!最近在準備給在大學的孩紙們分享下什么是運營,以及如何從0開始做運營。
轉眼間,自己都畢業5年了,從一個什么也不懂的小白變成了現在的職場老油條,自己學到了很多,也走了很多彎路。自己剛畢業那會,如果多聽幾場關于運營的分享,可能會少走一些彎路,今天也把自己學到的一些關于運營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今天,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和大家分享:
一、自我介紹
二、什么是運營以及運營的分類
三、沒有經驗,如何求職運營崗位
四、如何從0開始做運營
五、運營學習推薦
一、目標
首先先簡單介紹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從事過多種運營崗位的運營汪,畢業之后,先后從事過新媒體運營,電商運營,產品運營,目前在一家頭部的出行公司做會員的產品運營。
副業做自媒體和個人IP,發起了用戶運營案例拆解營,目前已幫助300+學員從0開始做用戶運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2年優秀作者,筆記新銳作者。
一直都在互聯網行業摸爬滾打,也和運營死磕,在這過程中,也在好好運營自己這個產品,畢竟運營的終極目標是把自己運營好。
今天分享的目標,也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下,大家可以后續幫忙給下反饋,看我有沒有達到自己的分享目標。
一、讓大家了解什么是運營,以及未來自己想要從事的具體運營崗位。
老耿給我說,咱們的項目大學生的朋友們比較多,對運營的接觸不多,先給大家掃掃盲,講講啥是運營再說,也好讓大家了解下運營到底是個啥。
二、0經驗想要求職運營崗位可以怎么做?
疫情3年,可能很多小朋友也沒有找到合適的線上實習的機會,導致社會實踐和實習經歷并不豐富,那么在并不豐富的情況下,該如何求職運營崗位呢?
三、求職前后,可以如何實操從0開始做運營。
求職前,可以做什么樣的準備,求職成功后,又需要準備什么,來讓自己快速成長。
前面鋪墊了這么多,也是為了幫助大家更多地聽這次分享,真正能夠幫助大家解決一些問題,那我們現在開始今天的分享。
二、什么是運營以及運營的分享
1、什么是運營?
先來明確下,運營到底是個啥?有人說,運營是個筐,啥都能往里裝。什么東西都能和運營扯上關系。
《運營之光》的黃有璨說:運營是為了幫助產品和用戶之間更好地建立起來關系,我們所需要使用的一些干預手段。
《超級運營術》的韓敘說,運營是為了實現用戶和產品更好的連接,達到產品的最終目的,圍繞著用戶,內容,品牌等一些行為展開,核心在于傳遞產品價值,打造產品內容生產和消費的生態,創造新鮮玩法。
在我看來,運營=干預+評估+變現。
干預的是用戶行為,用戶和產品之間的關系。讓用戶更好地使用,長期使用,高頻率使用產品,最終實現商業化變現的目標。
評估的是每一次干預帶來的影響和效果。策略干預前,數據是怎么樣的,干預后,又是怎么樣的?評估每一次干預帶來的影響,并記錄下來,成為以后自己的策略經驗庫。
變現是產品的最終目標,在這過程中,如何用策略去提升用戶的付費轉化,提升用戶的客單價,這些都是運營去進行干預的。
這里的運營,和運營一家機構,運營一個組織,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的。不過存在類似的地方,都需要明確用什么樣的服務內容來解決服務對象的什么痛點。服務對象也就是運營當中經常提及到的產品,產品是什么,產品的形態是什么,課程,社區,購買平臺等等,服務對象也就是我們產品的目標用戶,目標用戶是誰,目標用戶的痛點是什么。
2、運營的4大基礎崗位以及崗位能力要求
分享完了運營的含義之后,接下來來和大家分享下運營的4大基礎崗位,知道了這4大崗位以及崗位的能力要求之后,后續確認了具體的崗位之后,就可以朝著自己的目標補齊自己的能力。
雖然是運營是個筐,但是就運營模塊來說,還是有4個大的模塊的區分。雖然到了后邊會發現在工作崗位上,不可能只接觸一個模塊,一定是4大模塊交叉使用的,但是不同的崗位對于這4個大的模塊的要求還是有所差別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剛做運營的時候,會覺得運營像打雜的,什么都在做,但是什么都不精。
1)內容運營
內容運營可以說是,運營中最最最基礎的能力。核心在于內容的編輯和創作能力,持續提升各類和內容相關的指標。如內容的數量,內容的瀏覽量,內容的互動數,內容的分享數。我們常見的新媒體運營/編輯,短視頻編導也是屬于內容運營的范疇。這里需要提下,內容運營和內容審核還是有明顯差異的,特別是頭條會招很多內容審核,每天重復對平臺上的一些內容進行機械地審核,不太有利于大家的成長,不太建議這種每天重復機械的工作崗位。
舉個大家熟知的例子大家就明白啦!老耿每天發的微博就是內容運營的典型代表,在這過程中,老根需要想選題,寫內容,發布內容,進行內容的互動,保證內容的傳播量。
內容運營的崗位要求對內容有一定的敏銳度,文字功底扎實,能寫,能夠掌握一定內容創作/二次內容創作編輯的小技巧,知道什么樣的內容用戶容易點擊,什么樣的內容用戶容易傳播,熟悉各種內容發布和傳播的渠道。畢竟,內容運營基本上都是通過文案這種形式和用戶打交道,如果不能持續生產內容,不能生產戳中用戶的文案,最后也很難堅持下去。
內容運營,不需要辭藻需要多么華麗,但是需要了解用戶需求和心理,寫出戳中用戶的內容才是關鍵。
2)用戶運營
無論做什么運營,都離不開和用戶打交道。用戶運營的核心在于對用戶的干預和指引,圍繞著用戶新增-留存-活躍-傳播-變現等運營指標進行一系列用戶動作的指引和干預,持續提升和用戶相關的指標,如用戶數,活躍用戶數,用戶留存率,用戶使用時長,用戶變現等。我們常見的用戶增長,社群運營,私域運營,作者運營,垂類KOL運營,App用戶,B端用戶運營都是屬于用戶運營的范疇。
還是拿老耿的微博來舉例,他建立粉絲社群,通過一系列分享活動來提升大家的活躍和對他的認可,這其實也是用戶運營。
用戶運營的崗位要求能夠維系住一類或某幾類用戶的關系,知道干預用戶行為的基本策略,能夠很快在線上讓別人喜歡你甚至是記住你。
用戶運營中最值錢的崗位是App的大規模用戶運營,能夠使用產品化的機制和運營策略對用戶進行干預,提升用戶的某項或多項指標。這類用戶運營的崗位,更傾向于策略運營,數據驅動+精細化運營+自動化,產品化是這類崗位的典型特征。
3)活動運營
這個一定不難理解,簡單來說,就是圍繞著主題進行活動的策劃,推進和落地。在這過程中,會涉及到活動主題,資源確認,宣傳推廣,效果評估等一系列流程。典型的,后浪計劃發起的每一次分享會其實就可以看作是活動運營。
專門的活動運營的崗位要求能夠持續地進行活動的策劃和落地,不斷有新的活動想法產生。我們常見的天貓的各種購物節,就是活動運營的產物,通過活動這種形式來營造一種購物的氛圍,從而讓大家買買買。
4)產品運營
這個可能大家會稍微陌生一些,但是這個崗位其實和用戶運營也存在類似的地方,特別是大規模用戶運營。
核心在于通過一系列的運營手段(如活動策略,優化用戶路徑,優化產品方案等),去拉升產品的某個指標。如用戶注冊率,用戶購買數,用戶轉化率等等。
產品運營,就如這個崗位的名字一樣,要求既要懂運營,熟悉各類運營手段,又要懂產品,甚至自己能夠獨立完成產品的方案和上線跟進。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產品運營和用戶運營在大規模用戶運營下邊其實區分不是特別大。都是需要用自動化+產品化的策略去干預用戶,最終提升某個運營指標。
3、運營崗位所需要的通用能力和運營思維
上邊說了運營崗位的分類以及各個崗位所需要的一些能力,那現在我們來聊下運營崗位所需要的通用能力以及運營的思維。
首先,我們先來說下通用的能力。
1)學習能力和執行力
這個能力,我相信無論是否做運營都是需要。為啥我這里單獨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并且這是我認為能夠在運營這條道路上走的很遠的非常關鍵和基礎的能力。
互聯網變化非常快,同樣的運營也是。今天可能是新媒體運營,明天說不定就因為公司的安排去到了哪個崗位上,崗位變化非???,所以我自己18年畢業,就歷經了多個崗位的變化。其次,就算是在一個崗位上,今年的新媒體運營可能是重點是做公眾號,明年就是抖音和小紅書,需不需要強大的學習能力,能夠快速學習,并且學以致用,用在自己的工作上。
另外,運營的最高境界就是運營好自己,當把自己當作一個產品去進行運營的時候,會發現很多內容都是陌生的,這個時候也更需要強大的學習能力和執行力。
2)拆解和目標的能力
能夠將一個事情拆解地足夠細,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里,該做些什么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運營指標。
運營很雜,特別是剛開始的時候,所以這個時候明確知道做什么事情是有意義和價值的是非常重要的,將80%的精力放在20%的事情上,優先做最重要的事情。
拆解的能力,不管是對于自己的運營指標的細化拆解,還是對于用戶行為的細化拆解,明確知道哪些因素是影響自己運營指標,哪些因素是未來自己可以重點提升的方向。
上邊兩個通用能力,不單單適用于運營,同樣也適用于任何行業,任何崗位,這兩項能力都是非常關鍵的。接下來,我們說下運營比較通用的專業能力。
3)用戶需求分析和識別的能力
不是做用戶運營才需要和用戶打交道,才需要去識別使用的需求。而是只要是運營,就離不開用戶,同樣也離不開用戶需求。
做內容,需要了解用戶的需求,什么樣的內容才和用戶的口味,才會吸引用戶點擊,轉發吧,做活動,也是需要知道用戶對于什么樣的活動感興趣,什么樣的活動才能可能吸引到用戶。所以無論是什么運營,都離不開對于用戶需求的分析和識別。
這個能力如何培養呢?舉個簡單的例子,你也是個用戶,你的同學朋友也是用戶,可以觀察他們在什么樣的場景下有什么樣的訴求,這種訴求可以有什么樣的解決方案可以解決。
給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哈,初五贏財神,朋友圈一堆人發財神的照片,然后有人就發現了這里的用戶需求-贏財神。那是不是可以自己做一個財神,給大家送祝福呢,于是和之前七夕孤寡青蛙一樣的產品,給朋友送財神的這種產品就出來了。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每次一到長假快要結束,比如春節,元旦,有的公眾號就發出了:關于xx假期延長的通知。每一次都屢試不爽,效果非常不錯,這里邊就是對于用戶想要延長假期需求的識別。
4)文案撰寫的能力
做內容才需要寫文案吧,不做內容,我為什么需要這項能力呢?這項能力也是運營必備的。搞個活動,需要寫推廣文案吧,和用戶溝通事情,需要寫文案把一件事情說明白吧,做個海報,需要寫文案吧。所以這項能力也是運營必備的專業能力之一。
語文不好的朋友,也不用擔心,前期先做到能把一件事情說明白的能力就可以啦,把一件事情給用戶說明白。
5)數據分析的能力
這里的數據分析,不需要特別復雜的數據分析能力,不需要建模,也不需要學算法,數學什么的。
這里的數據分析更多的是指利用excel進行簡單的加減乘除的能力。知道自己的業務應該關注什么樣的指標,這個指標的口徑是什么,這個指標代表了什么。什么樣的指標是日常正常的指標,什么樣的指標是異常指標,需要進行策略的調整。
比如拿微信公眾號來說,需要文章的閱讀量,留言互動數,關注打開率(公眾號閱讀次數/發送人數,正常的一般在0.5%左右),分享率(分享次數/閱讀次數),每日漲粉數量等等指標,正常情況下,絕對值存在一定的波動,看率相對會平穩一些,可具有參考性。
接下來我們聊下運營所需要的關鍵性的運營思維:
1)流程化的思維
明確下,什么叫做流程化的思維。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明確最終想要實現我們的運營目標,用戶都會經歷哪些流程,這個問題從開始到最后結束的全流程是什么樣的,會經歷哪些主要的環節,在每一個環節上,目前的轉化率數據是什么樣的,哪一步是用戶流失最多的環節,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提升用戶在這個行為下的轉化率,最終提升我們的運營指標。
舉個例子,怎么讓社群里的用戶關注公眾號?
我們來梳理下社群里的用戶關注公眾號的路徑:
社群推送消息——用戶查看消息——用戶打開消息——關注公眾號
在每一個環節,現在的數據是什么樣的,可以做些什么樣來提升每個環節的轉化率。
在推送消息的環節,如何合適地給用戶發送消息,是直接群里發消息,還是私發,還是朋友圈,每一個環節都有可以去做的事情。當把每一個環節拆解地足夠細,納米最終結果便在我們的掌握之中了。
先有流程,再有解決方案。先梳理當下的流程和數據現狀是什么樣的,每一個環節存在什么樣的問題,然后再看應該從哪入手解決問題,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2)精細化,并形成SOP的思維
作為一個運營,是非常需要精細化管理,并且將自己對于過程的管理形成完整的SOP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把自己關注的一個大問題拆解為各種細小的執行細節,并且能夠對這些細節都有足夠的掌控力。
那我和朋友做的用戶運營的拆解營來說,一共把拆解營分為3個核心關鍵流程,在每一個流程上也準備相應的SOP流程使用。
比如在宣傳階段,有對應的宣傳的SOP,在開營階段有對應的SOP,在結營階段也有對應的SOP,將流程固化下來,這樣就知道到哪個環節該做什么樣的事情。將自己關注的事情,進行拆解和精細化,掌握工作里的全部細節。
3)迭代思維
什么叫做迭代的思維呢?簡單來說,就是不斷優化自己的流程,最終實現目前方案下的最優解。從數據以及用戶需求中發現現先階段的問題,然后不斷進行迭代優化。
還是拿拆解營來說,在內容層面就經歷了好幾次的迭代,最初是偏向于如何做用戶運營,然后每一個板塊是什么,這是第一版的課程表。
后續發現在拆解的過程中,大家不知道怎么拆解,所以后續再內容優化的時候,將用戶運營的關鍵環節進行了拆解,這個環節是什么,都是怎么做的,以及是說在拆解的時候都是怎么去進行拆解的,所以在第一版的內容之上,又迭代出來了第二版內容。
另外,之前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覺得自己看內容,和自學差不多,所以在春節的時候,我們又新增了直播的環節,看文字預習,然后直播講解,最后再進行拆解作業的完成。就如同我們在學校的學習一樣,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所以在這過程中,是不斷需要去迭代的。包括我們自己的知識體系一樣,也是需要不斷去迭代更新的,這樣才能跟得上發展的步伐。
4)杠桿思維
還記得阿基米德的那句話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翹起整個地球,說的就是杠桿原理。同樣的,在運營中,也需要找到找到一個杠桿,找到這個能夠把整個事情帶動起來的關鍵因素,從而先把這個因素確認下來。
拿老耿做的后浪計劃來說哈,這個項目最大的杠桿在于導師,如何免費請到各行各業免費的導師是關鍵。拿導師這個突破口來說,也不是所有的導師,而是幾個能夠具有影響力的導師是關鍵,比如老耿自己就是一個杠桿,別人一聽能夠和有影響力的人一起給大家做分享,自己就很愿意了。畢竟,這對于很多人來說,也是一種社交貨幣。
如果換個人來做這個項目,首先搞定比較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知名嘉賓就是一個難題。
以上就是我們在做運營的時候,常用的4個底層的思維。
接下來,我們來聊下互聯網公司的運營工作流程是什么樣的?
4、互聯網公司的運營工作流程
先來看下,典型的運營人工作的一天都是怎么度過的?
拿我自己所在的產品運營的崗位來說:
10:30:到公司,首先看下昨天的業務數據情況,這是每天到公司的頭疼大事,非常重要。
10:40-11:00:組會簡單早會,主要簡單說下昨天的數據情況以及最近需要做的事情。
11:00-12:00:昨天數據異常就查問題,看哪塊的問題導致的,是策略的調整還是線上問題。如果數據正常的話,就開始今天手上的事情。
上午主要是看數據,查問題,明確今天的方向和重點。
下午一般是進行一些策略方案的輸出和調整或策略數據的回收,看實驗是否需要調整還是可以全量。
緊接著,可能是和開發對方案或和UI對需求,一般和別人開會對東西都會約到下午。
處理完之后可能又是繼續寫自己的策略或者進行策略調整或想下后續業務該怎么做?
晚上一般是處理一些雜事,比如老板需要的數據或用戶反饋的客訴問題,或者跟功能上線,去驗收開發開發的功能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形式。
以上就是典型的產品運營的一天。
歸納來說,大概會分為以下幾個關鍵事情:
早上:看數據+數據反饋+判斷數據是否存在異常
下午:出策略,配置上線/寫文章/策略數據回收+開會溝通事情+處理用戶問題
晚上:處理用戶問題(如果下午沒有處理完的話)+策略上線+其他雜事
晚上是處理雜事的好時候,也是好好思考的好時候。
那么,一個互聯網公司的工作流程是怎么樣的呢?
首先第一步:制定目標,一般是總監和業務的TL去完成的一個動作。這個動作包含,目前的數據現狀是什么樣的,在這個數據現狀下,想象空間有多大。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目標非常關鍵。
第2步:分拆指標,規劃方向和工作。制定了目標之后,那就是把這個指標如何科學合理地安排下去。一方面,是把指標安排到每個人的身上,另外一方面,也是把這個指標實現的路徑拆解清楚,便于后續按照既定的路徑進行。
第3步:執行落地,把每一件事情,每一個項目做好。
第4步:看數,調整方向。在做的過程中,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有可能根據每一次的實踐去調整后續新的動作和規劃,保證最終達成的一個實際效果。
以上就是從0開始做運營的上篇內容,因為文章比較長,所以就拆為上下兩篇。我們下篇,來講下比較實際的,如何才能從0開始找到一份運營的工作,并且快速在工作中成長起來。

文章作者:運營汪成長日記。文章來源:公眾號【運營汪成長日記】。介紹:用戶運營汪,歡迎大家來交流,微信:wt-growth。
圖片來源: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135編輯器立場。
立即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