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會員 4000 萬,線上年 GMV 突破 50 億,TA是如何做到的(天虹產品全域渠道增長策略分析)
在這種變化下,天虹的公私域經歷了 4 次迭代,目前沉淀會員 4000 萬,線上年 GMV 突破 50 億。天虹做對了什么?哪些做法值得學習?在公私域的運營上有哪些獨到的經驗?我們快來看一看徐靈娜老師的分享吧。
作者 |運營社編輯部 來源 |運營研究社(ID: U_quan)
本文整理自第七屆運營人年中聚會的分享《全域渠道增長:天虹是如何沉淀 4000 萬會員、線上 GMV 超 50 億?》
會上,天虹股份靈智數科總經理@徐靈娜老師提到,人口紅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人心紅利的時代正在到來。
在這種變化下,天虹的公私域經歷了 4 次迭代,目前沉淀會員 4000 萬,線上年 GMV 突破 50 億。
天虹做對了什么?哪些做法值得學習?在公私域的運營上有哪些獨到的經驗?我們快來看一看徐靈娜老師的分享吧。
以下為分享的正文內容:
本文整理自第七屆運營人年中聚會的分享《全域渠道增長:天虹是如何沉淀 4000 萬會員、線上 GMV 超 50 億?》
會上,天虹股份靈智數科總經理@徐靈娜老師提到,人口紅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人心紅利的時代正在到來。
在這種變化下,天虹的公私域經歷了 4 次迭代,目前沉淀會員 4000 萬,線上年 GMV 突破 50 億。
天虹做對了什么?哪些做法值得學習?在公私域的運營上有哪些獨到的經驗?我們快來看一看徐靈娜老師的分享吧。
以下為分享的正文內容:
大家好,我是天虹股份靈智數科總經理徐靈娜,非常高興受邀參加運營人年終聚會,今天我的分享是《全域渠道增長:天虹是如何沉淀 4000 萬會員、線上 GMV 超 50 億?》,分為 3 個部分展開。
01
4 個階段三步走,
天虹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
首先介紹一下天虹,天虹是一個有著線下實體零售商超購百(購物中心、百貨簡稱,下同)的一個傳統實體零售企業。天虹在全國 8 省 33 市,有超過 100 家購百,和 120 家超市,是一個有著垂直業務也有平臺業務的非常傳統的實體零售品牌。
作為傳統實體零售品牌的天虹從 2015 年開始,歷經四個階段,一步步走上了線上線下一體化,最終實現了數字化轉型。
1.0 階段:在 2015 年前,天虹是一家純線下的實體商業,會員基本是開實體卡的會員。
2.0 階段:2015 年,天虹把線下業務搬到線上,有了自己的 APP。快速實現了 1600 萬的數字化會員。
3.0 階段:發現了 2.0 階段遇到的流量瓶頸,于是從自有 APP 時代,過渡到開放的時代。通過小程序,和公眾號開始構建自己的私域。
4.0 階段:入駐抖音等公域流量池,通過公私域聯動,實現 4000 萬數字化會員。
1.0 階段是位置為王的時代,到了 2.0、3.0 則是流量為王的時代。
在 4.0 時代,則不再是以流量為中心。因為我們發現,現在的線上電商要去拉一個新的會員,它的轉化 roi 的投入基本上要達到 400-700 塊錢。
4.0 時代,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心紅利逐漸開啟,核心要做的就是抓住人心。
而抓住人心的一個關鍵,就是在公域上。
天虹在各個平臺都有去布局,無論是抖音、京東、美團、支付寶等等,在公域做完活動后,我們一般通過三步走的方式,將公域流量轉化到私域,做精細化運營。
第一步,就是通過企業微信能夠連接到顧客。
第二步,通過小程序商城和大眾點評,通過全生命周期的運營,讓他不斷回頭。
第三步,通過 SCRM 讓運營變得簡單。
在這個過程中,怎么樣可以用最低的一個成本去獲得顧客?在獲得顧客的同時,如何能夠把公域的顧客不斷地沉淀在我們私域里面,形成能夠持續轉化的價值?
這是數字化轉型需要關注的關鍵問題。
02
抖音直播帶貨,
如何從 1.2 萬增長到 1500 萬?
以我們的抖音運營舉例。天虹在 2021 年 11 月就開始了抖音之路,最開始的時候,我們也不太明白該如何去做。
最后,我們決定把門店最好的商品放在抖音上去售賣,于是我們找了天虹常興店作為商超板塊首家試點。
可是結果卻不太理想,投流花了 2 萬塊做直播銷售,最后只售出了 1.2 萬塊。投入產出是完全是入不敷出的。
通過這次直播賣貨,我們發現傳統的實體零售,轉型去線上做公域賣貨時,我們既沒有平臺優勢,也沒有價格優勢。在沒有流量池的時候,想要成功直播帶貨是非常難的。
所以,我們很快進行了復盤思考:我們能不能在抖音上做一個 O2O 的本地生活,在上面賣券,幫門店導流提升整個的銷售轉化。
這個方案最終獲得了成功,我們直播賣出了 63.4 萬元的券,通過券引流到店產生的銷售額達到了 134 萬元,整個會員到店的整體連帶銷售額也到了 298 萬。
新的方案,沒有很大的投入,也沒有很低的價格,卻實現了幫門店導流,比較符合我們的預期。
方案成功后,我們又面臨了第二個難題:如何把單店的成功方案,快速復制到全部 120 家購百門店,快速上線。
我們的解決方案是,把天虹作為一個抖音主體,授權把所有會員、功能、優惠券共享給每一個區域,然后每一個區域又可以共享給他旗下幾十個門店。
我們通過總部實現打通,把產品力訂單會員分賬賦能給到每個門店,每個門店都形成了矩陣,每個區域和每個門店他都可以上抖音去賣貨,都可以幫門店去引流。
總部和門店在直播活動中的職責也很明確。
尤其在大型直播活動中,總部主要負責策劃直播活動和去發一些預熱視頻。門店對于抖音的“基建”服務不需要做太多事情,只需要開個矩陣賬號,在上面做直播就可以了。
而總部也會結合門店所有的物料,去布置一些直播的二維碼,再加上一些和達人素人的合作以及“自來水”,通過門店線上的矩陣加上線下布局,實現很好的流量和帶貨。
2022 年十一期間,我們幫門店帶來了超過 1000 萬的線下抖音核銷,引流也超過了 1500 萬。相比于我們最開始 1.2 萬的賣貨銷售額來說,提升非常大。
03
如何通過沉淀私域,
實現了 GMV 超過 50 億
上面我們通過抖音賣貨的例子講的是公域的邏輯。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如何把公域沉淀在私域,再通過私域實現 GMV 超過 50 億。
很多人問我:“你在天虹做的數字化轉型,你帶來的銷售如何定義是增量?有沒有可能只是把線下的銷售轉到了線上,他其實沒有給你帶來多大的增量。”
在這里,我要給大家分享一個「跨時空」的概念。
首先是跨時間,天虹線上銷售里有 20% 是來自門店閉店以后的銷售額。
天虹的門店營業時間是朝 9 晚 10 ,但實際有 20% 的銷售額來自于晚上 10 點到第二天早上 9 點開門之間。我們原本的門店是線下實體,它不可能帶來 24 小時的銷售,這是我們定義的跨時間增量。
第二個就是跨空間。我們以前一個門店開店大概只能覆蓋周邊 3 ~ 5 公里。但現在我們的銷售額有 45% 賣到了天虹沒有開店的其他區域,比如我們 Top10 的銷售訂單里面有三個省,天虹根本就沒有進駐,但是這三個省的銷售額卻排到了省份排名前 10 。這就是我們定義的跨空間的增量。
我們在前面提到,在 2.0 階段,天虹開始了數字化。但實際上在這個階段,我們和很多人一樣,只是把線下的門店搬到了線上,把商品服務營銷都搬到了線上。
雖然把東西都搬到了線上,但會發現在小程序,每年的銷售額 APP 其實沒有多少,線上跟線下比可能 1% 都不到。
而天虹最近三四年,線上銷售額能夠暴漲,最高能夠提升到接近 30%占比的原因就在于,天虹已經不僅僅是把線下搬到線上,不是在用一個平臺做銷售的邏輯在做線上,天虹現在是在用一套社交的邏輯在做線上。
而在社交的邏輯里,私域是關鍵。
1)經營私域就是經營人的兩端,一端是導購,一端是顧客
我們說的經營私域就是經營人的兩端,一端就是我們的導購,一端是我們的顧客。
對于顧客來說,要關注我們的經營有沒有為他提供價值?
對于導購來講,我們要關注,有沒有為他提供一套非常簡單的、智能化、傻瓜式的工具,讓他能夠去做好這個服務。
第一端就是一定要抓住的就是導購這個人,這是線下實體的最大的優勢。
天虹門店每天都有導購在接待顧客,這些導購本來就每天在做銷售,在給顧客做推薦,他做這些工作,本來就會種草。
所以我們有這樣大量會種草的潛在的 KOC,能不能把它培養成一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 KOC 呢?能不能讓他運營線上的會員,做線上的銷售呢?
這中間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用一種更加貼近人心的數字化的方式去幫助導購,用溫度和智能去服務顧客,去掌握人心紅利。
第二端,就是我們的顧客。我們用魚塘來打個比方,商家從公域里面引了非常多的魚進來,但這個魚塘里面的魚,是否能夠成為商家自己私域池子里的魚呢?這點是更加重要的。
當公域客戶變成私域客戶時,商家就不會被公域綁架,不用不斷地去花費投流的費用。
而想要把流動的流量變成留下來的流量,關鍵就在于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客戶進來之后,怎么樣去做持續化、精細化的運營。
2)如何培養導購,做客戶的精細化運營?
導購它是一群流失率極高,基數又很龐大的群體,而且其實他們對數字化的感知沒有那么強。我們怎么樣才能讓它變成一個離顧客最近的關鍵的 KOC 呢?
首先導購的優勢是「顧客是見過他」,「基本都在商場周圍」,導購能夠和顧客建立「良好且真實的信任關系」。
所以,天虹總結了 10 年的運營經驗,孵化了一套自己的運營的 SOP。
天虹的運營 SOP 我們稱之為「小任務」,這種矩陣式全流程的數字化的工具,可以賦能給到我們的導購。
很多品牌企業也有自己的會員管理系統,但很多并沒有用出效果。因為,這個系統只是停留在管理團隊,可能只是總部一些職能部門做營銷活動時在用,不能賦能給導購,從而無法真正從終端去觸達顧客。
天虹的運營 SOP ,就是依據導購這么一群人,做了一個讓他們「傻瓜式」運營的工具,讓他們從以前坐在門店等顧客變成可以主動出擊。
天虹的運營 SOP 分為 4 個方面,新手任務、會員全生命周期的任務、社群的任務和手動的任務。

首先是新手任務,他會像游戲一樣,剛接觸的導購一進入就會發現有幾個不同的任務,比如新手先閱讀一下新手的攻略,再設置一個個人的朋友圈,然后添加三個好友或者發一條朋友圈等等。
至于發的內容所有的文案、優惠,和促銷活動,都是我們總部的同學配置好的。導購不需要運營,他們只需要上來點擊發送就可以完成這個動作,讓操作變得簡單,他就會很愿意做這個動作。
第二個,顧客全生命周期的運營。當顧客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會有加好友禮,每周有福利日,另外,如果顧客發了朋友圈,點了贊有評論,或者他成為好友 100 天,運營人員可對顧客進行可能的流失喚醒等等。
我們按照 7 天一個周期,通過 4 個周期,也就是 28 天去養成忠誠的顧客。
這 28 天里,顧客在不同的節點里面,我們都有后臺同學把所有的節點內容配好,導購點完發送之后,你會發現顧客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可能沒有被轉化,但是導購對顧客形成了影響,在第五次進入期的時候可能就形成了轉化,所以我們基本上就可以在這樣一個設計好的節點里面,讓顧客逐漸成為非常忠誠的顧客。
第三個是社群的任務。現在天虹有大概 4 萬多個社群,管理著差不多 1000多 萬的顧客,但天虹的社群運營其實很少,大部分都是兼職。
天虹也是通過智能化的運作,在后臺有很多不同的節點的時候,配好內容,就可以實現千群千面不同的顧客去分發。當顧客進入群時,恰好群人數達到 100,顧客就會有專屬的群的優惠券,專屬的抽獎等等,還有進群滿月等等都有活動,不同的人可能都可以在群里面去找到不一樣的、屬于自己的一些活動的內容,這樣就可以讓群更加的活躍。
最后就是手動的任務,應對特殊情況。我們會給到管理員一個權限,使他能夠應對突發的情況。比如今天下暴雨突然沒有人,導購們就可以在線上發起一個直播,能夠去做線上銷售。
設置好這樣的運營 SOP 后,你會發現導購就像打游戲一樣,每天可能打開手機花個三五秒鐘就可以點完,發送之后,還會收到很多顧客的反饋。
3)養成式導購激勵體系,讓每個人都成為“李佳琦”
給導購梳理好運營 SOP 后,也一定要匹配上相關的員工激勵,想讓馬兒跑,一定要讓他吃草吃飽。
天虹在結合運營 SOP 任務后,加了一個導購養成式的激勵成長體系。
導購隨著每天做任務,積分會不斷升高,到達一定積分就可以升級。升級之后,導購的底薪和提成就會提高。
此外,高級導購還有更多權益,比如每個月可以給到顧客更高的新品折扣,或者是更優惠的活動價格。
這樣就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做得越好的人他給到顧客的權益更高,顧客更愿意在他這買,這些導購做得越好,工資也越高,他也更愿意做。
同時,反饋激勵我們也講究高效、迅速。比如導購今天他剛花了三秒鐘點出的朋友圈的推送,我們會在 10 分鐘后立馬告訴導購,這條朋友圈發出去,有多少顧客點進去看了,有多少顧客點贊了,有多少顧客評論了,甚至有多少顧客最后瀏覽加入了購物車,形成了下單,這名導購產生了多少的銷售額,能夠提成多少錢。
我們通過這些制度設計的激勵,想讓每個導購都成為了小版的“李佳琦”。舉個例子,我們有個百草集員工她在一個星期內將一個單品凍干的面膜賣出了 5019 盒,賣到了全國各地,實現她自己的銷售業績的同期,柜臺也可能翻了 7 倍銷售額,導購自己收入增長也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我們通過樹立這樣的明星導購,讓每個導購看見成功的方法和案例,也讓私域真正的活躍了起來。
04
結語
最后想分享兩點:
我們大家現在都在做私域,因為現在大家知道流量越來越貴,所以呢,要記住能夠握在自己手上的顧客才是真正最重要的顧客。
第二個就是如果一個顧客只是在你這里買一遍,你是很難賺錢的,基本上一個顧客要買到第五遍,我們才能在他身上賺錢,所以我們要做的顧客一定是回頭客。回頭客,才是最有價值的。
我們要做的是顧客一生一世的生意,而不是一生一次的生意。
文章來源:作者:運營社編輯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運營研究社,70萬人都在關注的運營垂直媒體&服務平臺,公眾號 ID:U_quan
圖片來源: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135編輯器立場。
立即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