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的本性是遵循快樂的原則,也就是追求能夠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東西,逃避會產生痛苦的東西。所以偷懶或許是人的天性,誰不想少做點工作多享樂啊?
永遠要設定deadline(最后期限),完成比完美更重要,這或許是告別拖延最好的一種辦法。
意識它是有限的、線性的、按步就班的,而潛意識是無限的、多元的、發散的。所以,如果你想要工作更有創造力,那就開啟你潛意識的“后臺運行”模式吧!
請同學們站在當下,首先看腳下,先別看遠方。因為未來都是美好的,只有現實才是骨感的。你的專業技能和社交能力怎么樣?水平如何?基本功練的怎么樣?這才是從象牙塔“突圍”的根本。
彼得·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說:“要將一個人的洞察力轉換為工作效率,必須經過艱苦、系統的訓練?!?/p>
當拖延行為發生,你除了自責,然后接著拖延之外,有沒有想過,拖延跟你早前的經歷、父母的教養方式也有關系?
拖延是你在抗拒進入那件事情或是任務會導致的痛苦。不過,你要知道,你越抗拒痛苦其實越大,困難就是這么敬酒不吃吃罰酒呢。而提早完成會獲得加倍的成就感。
抱怨自己的缺點是沒有用的,只靠意志力也無法成功,人們對自己的認識存在太多偏差,最靠得住的判斷標準只有行動本身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通過有效的精力管理,形成一個如同鐘擺的循環,使用、恢復、再使用、再恢復,建立一個有效的不斷補充和使用精力的正向循環,我們就能跑的更快和更遠。
有什么值得后悔的,你自己也說了正在努力,完全沒必要后悔。當時玩的不也挺開心的嗎?你現在想努力了,就努力唄,別去拿過去的事情當錯誤看,只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而已。
一個人20歲左右的性格來源于早期的家庭環境,是不可能改變的 但在20歲至25歲之間,他性格的第二次重塑期來了,這段時間才真正塑造了一個成年人的性格。
-
2021-11-18 17:28:08
-
2021-11-26 20:04:46
-
2021-11-01 16:55:37
-
2021-11-01 16:50:50
-
2021-10-28 16:47:15
-
2021-10-26 16:51:57
-
2021-10-22 15:08:18
-
2021-10-21 15:59:18
-
2021-10-20 15:27:49
-
2022-05-31 09:56:31
